提高“一带一路”国家防灾减灾能力至关重要
5月29日,上海论坛分论坛“一带一路中的灾害防御与救灾合作”在复旦大学举办。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推动建立区域合作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多灾种监测能力,对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至关重要。
据统计,1944年至2015年全球发生的灾害次数中,亚洲发生的灾害次数占40%以上,受灾人口总数占全球受灾人口总数的75%以上,可见亚洲对于灾害的防御能力、救灾能力是相对薄弱的。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大部分国家都处于灾害易发、多发和频发地区,同时又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相比较而言,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亚洲地区防灾、减灾、救灾投入相对较少,灾害一旦发生,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失,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提高“一带一路”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针对“一带一路”的情况,联合国减灾署(UNISDR)出台了《仙台减灾框架》。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办公室宣传推广主席Jerry Velasquez表示,《仙台减灾框架》不仅关注灾害损失,还关注灾害风险;不仅关注怎样让保险覆盖的范围扩大,还关注为什么人们缺乏资金买保险,或者为什么保险没有取得足够的覆盖。对此,《仙台减灾框架》提出了七大目标,比如:减少人员的死亡;减少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减少经济损失;减少对于关键基础设施的破坏等。同时,《仙台减灾框架》强调了政府责任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责任。
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许闲则表示,更好地使用保险,能够帮助我们管理自然灾害,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国家。而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区的风险降低和管理,不仅需要保险,更需要做好政府间的合作。
杨思全建议,严峻的灾害形势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对防灾减灾救灾的支撑能力,推动建立区域合作协同联动机制,有效履行国际关于防灾减灾的义务,进一步发挥国际组织在“一带一路”区域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怡、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许闲致论坛欢迎词。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办公室宣传推广主席Jerry Velasquez、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亚洲备灾中心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主管Marqueza Cathalina L. Reyes、菲律宾灾难预防中心主任Fatima Gay J. Molina、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冯天佑、《灾害预防与管理》国际期刊主编JC Gaillard、《中国保险报》总编辑于华、台湾国立大学气候天气灾害研究中心主任谭义绩、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Rohit Jigyasu、西南财经大学知名灾害研究学者申宇等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发表演讲。
本次论坛由复旦发展研究院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灾害预防与管理》国际期刊、EMERALD出版社共同承办,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中国保险报》等媒体支持。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JC Gaillard、上海保险学会秘书长赵雷主持了本次论坛。
(房文彬)
- 上一篇:中国人寿成功收购曼哈顿地标写字楼 [2016/6/3]
- 下一篇:心系客户不断丰富“车生活”——山东人保财险深化车险服务创新 [201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