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俊波:“保险姓保”是体现行业价值的根基

2016-07-29 16:58:46      点击:

7月21日,“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在京举办。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出席开班式并讲话。项俊波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为保险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改革和政策红利的全面释放将为保险业注入强大的动力,全行业要提高认识,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构筑保险民生保障安全网,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快推进现代保险强国建设。

项俊波指出,要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推动保险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要深刻认识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保险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十三五”时期保险业仍然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金融业变革给保险业带来全方位挑战,金融风险的形成、传递机制越来越复杂和隐蔽。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保险业发展和保险监管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保险业要在固守传统领域的同时拓展新的空间,在移动互联时代实现消费者和行业的共赢。保险监管要更好地统筹促发展和防风险,增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不断增强保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保险机构。打造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现代保险市场,建设具有强大国际话语权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能力。三是牢固树立“十三五”时期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不断增强保险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保险业要切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处理好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的关系,做到监管和创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关系,保护好赖以生存的行业环境,促进行业协调发展。不断认识和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让保险发展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项俊波强调,要服务大局,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全行业要在正本清源、坚持“保险姓保”的前提下,提升保险供给质量、优化保险供给结构,主动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一是要坚持“保险姓保”不动摇。“保险姓保”是保险业体现行业价值的根基,是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根本要求。全行业必须准确把握保险的本质和功能,找准行业职能定位,锚定保障本位,处处体现保险业“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宗旨,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保监会将大力倡导“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严把股东资格审查标准,在产融结合中筑牢风险隔离墙,促进保险业务结构调整,规范保险投资运营行为,进一步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核心优势。二是推进保险监管供给侧改革,优化制度供给。牢牢把握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思路不改变,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改革。牢牢把握保护好保险消费者权益的目标导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创新更加有效的方式,保护好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牢牢把握持续优化环境的政策取向,着重优化法治环境,着重夯实发展基础,突出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能力和质量。要针对社会结构转型、消费习惯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大力开发保险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围绕当前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注重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保险业务国际化的趋势,提高保险的国际业务供给能力。深入运用新技术,拉长服务链,提高服务便利性,改进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加快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优化保险业务结构,加快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业务。继续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在巨灾立法、扩大试点、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尽快将洪水、台风等主要自然灾害纳入巨灾保险覆盖范围。四是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行业价值担当。 “十三五”期间,保险业要积极探索新路径,更好地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大局。要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多种形式推进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为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民生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过剩产能行业的并购重组提供资金支持。服务社会治理,让保险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发挥保险业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的作用。

项俊波强调,要补齐短板,构筑保险民生保障安全网。 “十三五”时期,保险业要把“增进民生福祉、让更多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民生保障的安全屏障,积极推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为 “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织牢安全网。一是着眼服务民生,找准完善民生保障的主攻方向。通过保险保障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感,增强消费者信心,持续增加有效需求推动;发挥矛盾化解作用减少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助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助力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养老、健康、医疗领域的保险需求,减轻国家社会保障的负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效率。二是突出关键环节,抓好补齐社会保障短板的重点任务。要把商业保险建成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柱。创新养老保险服务,推动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出台和落地实施,推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扩面,加快养老社区发展。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着力推进保险机构参与健康产业链整合,推进税优健康险试点,发展商业护理保险。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要认真贯彻落实保险扶贫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抓好大病保险和农业保险。配合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做好制度设计,不断降低贫困人口起付线、提升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搞好精准对接,使大数法则更精准地让贫困人口受益。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增加保障品种,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支农惠农、脱贫减灾的坚强后盾。同时,创新保险扶贫产品、运营模式、扶贫支持政策,建立健全贫困地区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项俊波强调,要守土有责,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防范风险是保险业永恒的生命线。总体来看,保险业抵御化解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保险市场运行整体平稳健康,风险可控。在整个“十三五”时期,要更加居安思危,把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做到提前研判、加强预测,积极主动应对。一是切实防范公司治理风险。监管部门将围绕“公开”和“透明”,加强保险公司治理建设和监管,清理保险机构股权结构,厘清关联企业关系,不留空白和盲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保险机构股权变动、重大投资和关联交易等信息披露做出强制性规定,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和市场机制约束作用。二是高度重视防范产品风险和利差损风险。保险创新要守住风险的底线,要不断提高精算技术、产品设计和定价能力,优化业务结构,防范产品定价和产品结构畸形的风险。注重结合投资能力和资产配置来优化业务结构,从源头上控制和化解产品风险和利差损风险。保监会将继续完善产品定价利率与准备金提取、偿付能力相匹配的硬性约束,实施更加严格的准备金评估利率制度。三是密切关注资金运用风险。资本市场波动、企业债券违约、境外投资不确定因素增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收益错配等问题交织存在,使得未来保险投资面临的风险更加突出,全行业要密切关注,做好应对,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使资产负债错配风险管理成为常态,全面提高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四是妥善处置偿付能力不足风险。保监会将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和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互联互通,定期开展偿付能力评估,及早发现化解风险苗头,督促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增资等方式尽快改善偿付能力状况。五是严格防范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传递的风险。重点要建立风险隔离“防火墙”机制,特别是防范非保险子公司风险向保险子公司传递。此外还要高度关注群体性事件风险、行业声誉风险,完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维护保险行业良好形象。

培训班开班式由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主持,中国保监会党委班子成员出席开班式。保监会各部门、各保监局负责人,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保交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中国精算师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以及来自京内外的120余家保险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培训班。

                                                (来源:中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