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监会项俊波主席在“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

2016-08-29 09:06:50      点击:

我们召开十三五保险业发展与监管专题培训班,目的是分析形势,统一思想,谋划十三五时期保险业改革发展和监管的重点工作,加快推进现代保险强国建设。

  一、十三五时期保险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加快建设现代保险强国的关键阶段。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于我们突出十三五时期保险工作重点,加快现代保险强国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保险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我们研究判断,十三五时期保险业仍然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同时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十二五时期保险业取得的成就为行业抓住战略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将为保险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十三五时期改革和政策红利的全面释放将为保险业注入强大的动力。

  首先是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保险业发展和保险监管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金融业变革对保险业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行业实践和监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深入发展,金融风险的形成、传递机制越来越复杂和隐蔽。全球保险监管改革的大潮方兴未艾。行业转型升级的挑战。行业转型升级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保险业能否在固守传统领域的同时拓展新的空间?保险业如何在移动互联时代实现消费者和行业的共赢,而不是成为被颠覆的对象?保险监管如何把握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的关系,更好地促发展和防风险?请大家共同思考。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不断增强保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是要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增长二是要打造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现代保险市场。三是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保险机构。四是要建设具有强大国际话语权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五是要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能力

  (三)牢固树立十三五时期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理念,不断增强保险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一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处理好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的关系。创新必须要与市场接受程度、企业管理能力、行业监管水平相适应,要做到监管和创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应该成为每一家保险公司的基因,不仅要追求自身的协调发展,也要加强自律,保护好赖以生存的行业环境,促进行业协调发展。

  三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险业来说,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不断认识和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处理好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四是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处理好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要进一步释放开放红利,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开放发展上迈出更大的步伐,积极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五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保险业要不忘初心,牢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保险服务需求,不仅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提高社会效益,让保险发展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二、服务大局,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全行业要在正本清源、坚持保险姓保的前提下,提升保险供给质量、优化保险供给结构,主动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保监会将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思路,继续深化监管改革,推动行业加快自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

  (一)正本清源,坚持保险姓保不动摇

  全行业必须准确把握保险的本质和功能,找准行业职能定位,锚定保障本位,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保险业要始终坚持保险姓保,处处体现保险业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宗旨,发展绝不能跑偏

  第一,坚持保险姓保是保险业体现行业价值的根基。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工具和财务稳定器,核心价值在于提供风险保障。通过购买保险,消费者可以获得损失补偿,或是实现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务平衡。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是保险业独有的,是其他行业不可代替的重要功能。第二,坚持保险姓保是行业服务经济社会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和作用,有利于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提升社会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第三,坚持保险姓保是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日内瓦协会认为,传统保险业务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保险业不是系统性风险的制造者,而是系统性风险的承担者。从国际经验看,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增长稳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也是保险公司相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一个优势。保险业发挥好这个优势,就可以在应对经济周期波动方面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倡导保险姓保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保险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核心优势一是严把股东资格审查标准。二是提升风险保障型业务发展能力。三是促进保险业务结构调整。四是规范保险投资运营行为。

  (二)推进保险监管供给侧改革,优化制度供给

  深化保险监管改革,有利于释放保险供给端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深化保险监管改革,必须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牢牢把握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坚持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思路不改变,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是牢牢把握保护好保险消费者权益的目标导向。十三五期间,我们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创新更加有效的方式,保护好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牢牢把握持续优化环境的政策取向。一方面,着重优化法治环境。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要,推动《保险法》修订。探索建立保险监管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和行政处罚程序。另一方面,着重夯实发展基础。要突出抓好行业风险数据库、保单登记管理信息平台等一批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上海保险交易所的建设发展,推进保险信用体系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能力和质量

  保险业必须努力补齐总体规模偏小的短板,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

  一是推动产品服务创新。要针对社会结构转型、中产阶层崛起和消费习惯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大力开发保险新产品、提供新服务。保险必须更好地满足中等收入群体的保险需求。要围绕当前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注重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保险业务国际化的趋势,提高保险的国际业务供给能力。

  二是支持商业模式升级。商业模式再造升级是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保险机构脱颖而出的重要法宝。比如在财富管理领域,老百姓的需求已延伸到投资管理、风险管理、退休计划以及财富传承等多个方面,单一的保险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必须要研发设计一揽子的保险解决方案。今后,保险业要深入运用新技术,拉长服务链,提高精准定价能力,提高服务便利性,改进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加快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今后保险业要依靠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升级。

  三是优化保险业务结构。近年来,保险业供给结构不断改善。下一步,我们要大力优化保险供给结构,抓好保险主业,加快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业务。此外,还要注重补齐保险供给的短板。我们要继续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在巨灾立法、扩大试点、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尽快将洪水、台风等主要自然灾害纳入巨灾保险覆盖范围。

  (四)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行业价值担当

  十三五期间,保险业要积极探索新路径,更好地服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体经济发展大局。要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着力强化保险业在支持长期投资、拉动和促进消费、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保障农业生产、支持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服务。

  一是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保险业要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发挥风险保障核心功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是助力创业创新。重点是完善以科技保险为核心的创新支持体系,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核心的融资增信服务体系。

  三是助力重点领域投资。要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多种形式推进保险资金直接投资。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主动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为过剩产能行业的并购重组、增资扩股提供资金支持。

  四是助力社会治理。政府简政放权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保险可以成为政府转变职能的有效抓手。要让保险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发挥保险业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方面的作用。要加快发展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医疗责任、公众责任等领域的责任保险,加快发展雇主责任保险、治安保险、社区综合保险等新兴业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有在去产能过程中,保险业要为解决就业安置贡献力量。

  三、补齐短板,构筑保险民生保障安全网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与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时期,保险业要把增进民生福祉、让更多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民生保障的安全屏障。十三五规划纲要直接提到保险18处,仅保险参与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的内容就有7处。十三五期间,保险业要准确把握民生保障建设主要问题,积极推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为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织牢安全网。

  (一)着眼服务民生,找准完善民生保障的主攻方向

  保险业要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行业参与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发力方向。

  第一,推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十三五时期正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保险业要从两个维度发力,推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方面,要增强消费者信心,持续增加有效需求。另一方面,要减少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助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第二,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未来保险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方面大有可为。一是助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适合老年人群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在为老年人送去更多关爱、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赢得经济发展的银发红利二是助力实现老有所养三是助力完善健康保障体系。保险业要顺应国家大力推动医养结合、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大趋势,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着眼于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推动形成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等相衔接的、贯通生命全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

  第三,实现社会保障更可持续。保险在助力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减轻国家社会保障的负担。另一方面,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效率。通过一部分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替代政府公共服务,为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提供经办服务,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运营成本更低、服务更好、专业性更强。

  (二)突出关键环节,抓好补齐社会保障短板的重点任务

  保险业要及时对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商业保险建成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柱。下一步,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创新养老保险服务。一是参与养老保障体系改革。二是推动税延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出台,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制定税延保险监管制度,确保试点政策出台后能尽快落地实施。三是推动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扩面。四是加快养老社区发展。

  第二,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一是着力推进保险机构参与健康产业链整合。二是着力推进税优健康险试点。三是着力发展商业护理保险。

  第三,积极参与社会保障市场化运作。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社会基本养老和社会救助等各类基本保障项目的经办服务,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减轻政府社会保障事务压力。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发挥保险公司优势,深入参与各地医保经办管理,实现管办分离,提高基本医保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形成多元经办、适度竞争、有序发展的经办格局。

  第四,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修订和完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商业健康保险的行业标准。继续加强与财税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财税部门做好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争取试点政策尽快出台。对涉及民生保障的保险业务开展经常性检查,对违规经营、冲击监管底线的公司坚持零容忍,时刻保持警惕,发现一起彻查一起,决不姑息。

  (三)创新体制机制,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脱贫开发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突出短板。保监会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专门下发了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

  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保险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前一阶段,保险扶贫工作已经开了个好头,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认可。不少地方和公司还创新了颇具特色的保险扶贫模式,大家要相互取经、相互借鉴,把好的做法发扬光大。

  重点还是要做好大病保险和农业保险。大病保险。要坚持在探索中创新模式,在实践中完善制度,确保大病保险发挥更大作用。一要做好制度设计,配合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大病保障方案,不断降低贫困人口起付线、提升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二要搞好精准对接,认真贯彻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实现保险与7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一步对接,使大数法则更精准地让穷人受益。三要提升专业水平,加强大病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专业队伍,提高管理服务效率。

  农业保险。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更好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一要在扩面上下功夫,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保障程度。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源投入,提高保险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二要在提标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增加保障品种,把土地流转和劳动力成本覆盖进来,使农业保险真正成为支农惠农、脱贫减灾的坚强后盾。三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紧紧围绕精准二字,针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积极发展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森林保险,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

  第二,要看到保险扶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再接再厉,乘胜追击。下一步,保险扶贫要继续把重点放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把加快产品服务优化和推动支持政策升级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创新保险扶贫产品开发。创新适宜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需求的保险产品,是保险扶贫精准发力的首要环节。要全面对接中央提出实施的五个一批工程,深入调研、分类开发、量身定做扶贫保险产品。二是创新保险扶贫运营模式。要重视保险扶贫的市场化运营,通过创新运营模式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制定上门承保、简化保单、快速理赔等举措,确保投保便利、理赔高效。三是创新保险扶贫支持政策。要积极争取支持,进一步降低贫困县保费补贴配套比例和贫困户负担的保费比例。要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贫困地区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确保扶贫制度的可持续性。要充分考虑保险扶贫产品的准公益性,积极争取税收、贴息补助等方面的优惠,对相关地区和业务实行差别化监管和差异化考核。要抓好保险行业扶贫点的脱贫攻坚工作。

  四、守土有责,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防范风险是保险业永恒的生命线。十二五期间,保监会党委始终把风险防范工作摆在与促进行业发展同等重要的突出位置,加强改进保险监管,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取得了积极成效。行业发展快中见好,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资金运用比较稳健,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内控内审、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行业偿付能力总体充足,截至2季度末,产险公司、寿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77%217%508%,远高于100%-150%的警戒区域。总的来看,十二五期间,保险业抵御化解风险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保险市场运行整体是平稳健康的,风险也是可控的。

  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形势越是好,就越是需要我们保持冷静、居安思危。保险业必须做到提前研判、加强预测,积极主动应对,防止出现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应对不足带来的风险叠加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基石。在整个十三五时期,保险行业和监管都必须把防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具体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要重点防范十个方面的风险。

  (一)公司治理风险。下一步,监管部门将围绕公开透明加强保险公司治理建设和监管,清理保险机构股权结构,厘清关联企业关系,不留空白和盲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保险机构股权变动、重大投资和关联交易等信息披露做出强制性规定,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和市场机制约束作用。

  (二)产品风险。一是保险创新要守住风险的底线。二是要防范产品定价风险。三是要防止产品结构畸形的风险。对产品风险要高度重视,不断提高精算技术、产品设计和定价能力,优化业务结构,从源头上控制和化解风险。

  (三)资金运用风险。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政治局势变化较快,错综复杂,保险资金走出去还面临着当地监管规则、法律环境、管理体制以及汇率变动等风险因素,我们要把风险和挑战考虑的更加充分。我们要对境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保持高度清醒,努力做到控制数量、确保质量,全面提高资产配置水平。

  (四)偿付能力不足风险主要是部分中小公司偿付能力存在较大压力。下一步,我们要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和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互联互通,使保险机构合理控制负债成本。定期开展偿付能力评估,及早发现化解风险苗头。要督促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增资等方式尽快改善偿付能力状况。加强与偿二代有效对接的公司治理监管体系建设。

  (五)利差损风险。全行业要切实警惕利差损风险,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加强对中长期宏观经济和利率走势的研究,强化产品设计与资产配置的协调互动,要注重结合自己的投资能力和资产配置来确定业务规模和产品定价。保监会将继续完善产品定价利率与准备金提取、偿付能力相匹配的硬性约束,实施更加严格的准备金评估利率制度,切实防范好利差损风险。

  (六)流动性风险中短存续期产品引发的退保问题比较突出。预计20172018年,中短存续期产品引发的退保对行业将产生较大的现金流压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出台了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通知,循序渐进控制此类产品业务规模和占比,对于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要求立即停止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下一步,保险机构要从产品差异化、服务个性化等方面下功夫,逐步改善产品结构,走出长险短卖的怪圈。

  (七)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主要表现为期限错配、收益错配等问题交织存在。同时,在投资端收益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有的保险机构依然在负债端保持高结算利率,资产负债匹配难度持续加大。金融机构要想基业长青,就必须在资产负债的期限、收益、风险、流动性等方面做到相互匹配。对保险机构来说,怎样才能做到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兼顾呢?核心工具就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是衡量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使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成为常态。

  (八)跨市场、跨区域、跨行业传递的风险。重点要建立风险隔离防火墙机制,特别是防范非保险子公司风险向保险子公司传递。必须要割断跨市场风险的传播渠道,保险机构要健全独立的内部风险审核机制,同时加强与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合作,实行交叉验证审核。强化对借款人财务状况、关联债务等方面的尽职调查,从源头降低借款人违约风险,防范风险向保险业传递。

  (九)群体性事件风险保监会将进一步督促落实保险机构的主体责任和保监局的属地责任,建立打早打小、打防结合的长效机制,切实有效防范非法集资风险。保险机构要切实落实消费投诉处理主体责任,争取在第一环节妥善化解矛盾。保监会将继续加强对保险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涉案较多的保险机构采取重点措施。

(十)声誉风险。综合治理销售误导与理赔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全行业要深刻地认识到,保险业的声誉是全行业共同的财富,要高度重视声誉风险,不断加强舆情监测,有力维护保险行业的良好形象。

  最近,我们即将召开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回头看工作会议,大家要结合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结合公司实际,系统梳理排查存在的风险隐患,从关键制度、岗位、人员入手,紧盯违法违规高发、频发的薄弱环节,以及新业态、新产品等容易产生监管空白和监管套利的可能缺失环节,完善制度机制,把防范风险的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

  同志们,今年是建党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做了重要讲话,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现在,保险业已经有一支七、八百万人的队伍,其中党员人数数以百万计,这放在全国规模如此大的行业也是为数不多的,我们要想方设法把这支队伍的正能量释放出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守纪律,讲规矩,确保保险行业始终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进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保监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