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最好的发展——写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际
自2004年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已连发14份关涉“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虽各有主题,但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主线始终一脉相承。
综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通篇贯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其一,文件明确了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即已由此前的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其二,明确了主攻方向,即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者审时度势直击问题,后者谋定后动指明了努力方向。
我国发展走到今天,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改革不断前进,也能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由于农业在我国的独特地位,其改革必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每个细分领域的改革都与其他细分领域的改革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全盘活,单兵突进、孤军深入则将顾此失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政策供给都不吝笔墨,今年亦是如此。改革的启动不论是投资还是建设,资金都不可或缺。但在当前经济下行、财力增收相对困难的背景下,如何筹措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建设资金,无疑成了确保政策落地的重中之重。有关部门曾测算,“十三五”时期,仅涉及农业的供水、道路、电力、通信4项的资金需求量就高达3.4万亿元。其中,据交通部门测算,仅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就需3400多亿元,而这还不包含农村公路建设本身,当前已落实的或可看到的资金仅有1/3强。
为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用较大篇幅阐释了要如何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借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的话就是:用财政有限的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要借用以奖代补、担保机制以及风险补偿等措施,缓解“十三五”时期农村建设庞大的资金缺口,借此建立起金融和社会资本下乡的“导流渠”,疏通资金回流农村的“毛细血管”,进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作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的一分子,保险业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反复提及。在农险已发展成我国非车领域第一大财险险种的今天,其与农业类似的是,农险的主要矛盾同样是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就是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样在供给侧。
市场主体方面,自2016年取消经营资格审批后,经营农险的主体迅速增加到31家,但在结构上明显不平衡,部分省份经营主体过多,导致竞争失衡,滋生了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另外一些省份主体数量又明显过少,难以满足农户保险需求。
农险产品供给方面,目前,我国农险市场依然主要集中在保成本的大宗农作物和畜牧品种上,明显供过于求,而对于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供给却又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
总体而言,保成本的产品供给亦明显大过需求,而农民迫切需求的可保价格、保收入的产品又明显供给不足。
上述种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保险如何化解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指明了方向。比如,针对近两年来土地流转过程中违约行为频发的问题,就提出要鼓励地方探索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
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同时,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农业如此,保险亦是如此。在保险“新国十条”发布、中国保险业增长迅猛、2016年保费收入有望跃居世界第二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当口,保险业更应锚定方向,着力改革,抓住机遇赢得战略主动,积极发挥行业独特优势,激发农业的生机和活力。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农村改革、农险改革都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美好的目标就在前面,风险和考验也摆在面前,保险业应与广大农业同仁一道,不断努力尝试、培育更多共通共享的发展路径,以改革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赵广道)
- 上一篇:陈新权:今年驻保监会纪检组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2017/2/7]
- 下一篇: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成立 [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