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微金融服务样本 平安普惠聚合模式破解行业难题

2019-07-22 17:03:52

    近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新华通讯社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经济参考报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平安普惠等共同主办的“2019普惠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聚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小微及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就“新改革 新普惠”和“普惠信贷 聚合发展”的话题,共同对话新时代下普惠金融的新使命,并就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出席会议并在发表主旨演讲时称:“放眼国内市场,银行业在政策引导下迅速发展,在服务核心小微企业方面可圈可点。但面对更小额、分散的长尾人群方面,非银机构还有大量的潜力未被释放。” 陈心颖表示,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版图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平安集团正探索小微金融服务样本。非银供给是银行供给的有效补充,而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金融供给侧都由多类市场主体组成。银行和非银长期会形成差异互补、均衡发展的格局。

    目前小微融资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三个问题。而小微企业本身具有分散、需求各异,以及缺乏抵押物、信用记录以及基本金融知识等特点。

    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作为平安普惠董事长的赵容奭在论坛发言时表示,可以通过聚合模式,即建立开放平台,共同提供服务来解决。通过不同机构的分工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贷款解决方案,提高能力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同时随着平台服务规模增加,单位成本持续下降,既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又能解决融资贵和融资慢的问题。

    “虽然一个机构不具备全部的能力,但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比如银行的资金能力强而且成本很低,保险机构的风险评估与精算能力强,可以为资质不够的客户增信,同时为资金方分担风险;不少非银机构在科技应用和数据创新上能力很强,或者在获客、流程设计上也有很多创新。”赵容奭称,平安普惠正在与平安集团内外的银行、保险以及还有具备特定能力的非银机构一起,为线下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自雇人士提供借款服务。这种‘聚合模式’很好地连接了金融资源和小微人群,对于解决线下长尾客群的问题特别有效果。

    此外,要服务好小微客户,赵容奭认为,贷款机构必须有完美而且全面的业务能力,具体包括在各种场景获客,通过线上、线下等渠道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运用大量数据和科技进行风控,有效分散风险,同时还能保证资金充足而且成本低等等。

    平安普惠的经验是,根据成本和风险定价,在盈利的同时,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业务模式创新。机构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的贷款成本就会越来越低,贷款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服务也会越来越好。

    赵容奭认为,如果先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市场有充分的供给和竞争,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也就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