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增幅显著

2016-04-07 16:38:55      点击:

截至3月末,上市险企年报全部披露完毕。2015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以及太平洋寿险的保费收入分别为3623.01亿元、2084.48亿元、1118.59亿元和1085.89亿元。整体来看,保费增速均保持了持续增长,分别为9.8%、19.8%、1.8%和10.0%,但相较去年寿险行业整体超过20%的增速则呈现出放缓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规模稳健增长的同时,受益于业务结构的优化,寿险业务的含金量指标——“一年新业务价值”指标增长显著,4家公司的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速首次全部超过30%。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创历史新高,为315.28亿元,同比增长35.6%;平安人寿新业务价值308.38亿元,同比增长40.4%;太平洋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首次超过百亿元,达到120.22亿元,同比增长37.8%。新华保险实现新业务价值66.21亿元,同比增长34.8%。此外,在港上市的两家寿险公司中,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60.17亿港元,同比增长39.1%(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47.7%);人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34.6亿元,同比增长11.7%,为6家上市险企中增长最低者。

从各家上市险企年报中可以看出,推动新业务价值增长已成各家共识。比如,新华保险年报称,新单保费收入增长和业务结构优化推动了新业务价值的增长;中国人寿年报则表示,其首年期缴保费增速创股改上市以来新高,总保费、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增速创7年来新高。太平洋寿险方面称,寿险业务形成大个险新格局,推动新业务价值可持续增长,其中,个人业务新业务价值114.97亿元,同比增长42.5%,占比达到95.6%,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平安人寿的年报也显示,其个人寿险新业务增速50.9%,创下了近年新高。

再进一步来看,在4家A股上市险企的一年新业务价值结构中,个险渠道价值贡献占比最低的中国人寿也超过了91%,达到91.51%,占比最高的平安人寿甚至达到了97.8%。在寿险业保持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渠道对于保费收入以及价值的贡献,必然此消彼长。随着银保渠道的一再收缩,个险渠道已成为近几年支撑寿险保费增长的绝对主力。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实现保费收入2259.57亿元,同比增长10%;平安人寿为2691.07亿元,同比增长19.4%;太平洋寿险为913.39亿元,同比增长27.4%;新华保险为513.54亿元,同比增长8.6%。

但上市险企个险渠道强势表现的背后则是营销员数量的巨幅上升。2015年,随着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等因素的影响,上市险企个险营销员队伍同比增长34.29%,同比暴增近70万人。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中国人寿保险营销员队伍共计97.9万人,同比增长31.7%;平安人寿个险代理人数量近87万人,较年初增长36.9%;新华保险个险代理人队伍达到25.9万人,同比增长47.6%;太平人寿个险代理人队伍23.2万人,较年初增长73.3%。

随着营销员数量的增长,上市险企的佣金支出也出现较快增速。如中国平安保险业务佣金支出由2014年的227.97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348.23亿元;中国人寿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增长31.0%。此外,在营销员数量暴增的背后,上市险企的产能虽均有所提升,但整体来看却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比如,以专注个险的平安来看,其个险渠道规模保费占比在2014年、2015年均超过90%;在代理人产能方面,公司代理人首年规模保费虽然出现较大增长(由人均每月的6244元增至7236元),但代理人个险新保单件数仅为人均每月1.2件,只比2014年的1.1件增加0.1件。同样,新华保险个险代理人渠道队伍规模虽达到25.9万人,但个险代理人渠道月均有效人力却仅为9.4万人,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代理人月均没有出单。

对此,各家上市险企也早有关注,并开始采取措施。比如,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在年报发布会上就表示,要从个险队伍突破,“扩量、提质”必须先增量再提质,量的提升带来规模效应,在量提升的前提下,同时加强培训提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互联网+”的时代洪流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非传统渠道的兴起,在为中小保险公司提供突围机会的同时,也为大型险企转型提供了助力。比如,人保集团副总裁盛和泰在出席年报发布会时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筹备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希望能通过“互联网+保险”的方式推进产品的创新;而新华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万峰则表示,新华保险会坚守寿险主业,以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医疗保险等为主要推动力,着重经营好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不断加强互联网平台建设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赵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