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一起向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说“不”!

2022-06-29 15:33:18

“你以为,你可以靠意志力掌控它;你以为,为了一时的快感,尝试一次,未尝不可。”但真相是:一次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强制戒毒人员复吸率可达90%以上。吸毒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生命只有一次,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近年来,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流行趋势明显。它是继传统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吗啡等)、合成毒品(如冰毒、摇头丸、麻古等)后流行全球的第三代毒品。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新精神活性物质,以甲卡西酮为代表,国外俗称“浴盐”、“丧尸药”等。多种新精神活性物质披着各式无害可亲外衣变换马甲出现在各大娱乐场所甚至校园中,如“蓝精灵”(氟硝西泮):有催眠、遗忘、镇静、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其中催眠和遗忘的作用更显著微溶于水,通常加入酒中,品种多样,溶液淡蓝色微苦或无色无味。“小树枝”:是含有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一种条状类似树枝的毒品,其含有我国管制的合成大麻素MDMB-CHMICA成分。除此之外,不法分子将新精神活性物质伪装成常见的小食品、小物品等,如含LSD成分的“邮票”,还有“跳跳糖”、“奶茶”、“彩虹烟”、“快乐水”等,极具迷惑性、隐蔽性和诱惑性。甚至还有不法分子制成“聪明药”,宣称可使精力专注、提高成绩,在网络兜售,购买者多为学生家长或考研群体。

很多人对这类毒品的认知不足,甚至不知其是毒品。出生于1994年的李某,第一次吸食笑气是在某酒吧里,在身边朋友的怂恿下,吸食了五六个气球。她称,当时酒吧卖笑气就像卖酒一样,是公开的,“我感觉吸食笑气不算毒品的入门级,但有可能会导致人去尝试新的毒品种类”。李某2018年开始吸食冰毒,当时只有24岁。2020年李某被送到强制隔离戒毒所。

多数吸毒人员都是出于好奇,尤其是青少年,容易因一时新奇走上吸毒道路。不少吸毒人员,首次吸毒都是受所谓“朋友”的影响。据最新统计,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所占比例超过50%,吸食新型毒品人员中青少年比例超过75%。切记:莫沾毒品,莫交毒友,善待青春,防微杜渐。

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5年来,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5.1万起,5年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58.8万名,缴获毒品305吨。

毒品犯罪往往伴随着洗钱行为。2021年4月,芦溪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侦破一起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发现该案存在“自洗钱”的犯罪行为。办案民警在对犯罪嫌疑人曹某的毒资支付流水进行分析时,发现犯罪嫌疑人曹某使用多个支付宝账号,且支付宝账号间互相有转账记录,曹某行为涉嫌自洗钱犯罪。最终,芦溪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以被告人曹某犯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洗钱罪数罪并罚,判处曹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4.1万元。

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提醒您:提高警惕,远离毒品,远离洗钱,保护自己,一起向毒品犯罪说“不”!